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备课参考《侍坐》教学参考

《侍坐》教学参考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847次  栏目:语文备课参考

标签:备课参考大全,http://www.170xue.com 《侍坐》教学参考,http://www.170xue.com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孔子还肯定了公西华的志向:“唯赤则

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总之,本文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以对话为基本形式,以“志”为中心内容

,以“问志”“言志”“评志”为线索。这样写,中心鲜明突出,条理层次清晰

,结构严谨。

文章长于在记叙过程中刻画人物。

同是“言志”,表示愿意施展抱负、有所作为,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言

谈却又各具特性。这里,除了对子路有一句“率尔而对”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外

,其余都只写了人物的语言,通过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从子路的谈话中,不仅看到了他的抱负,还可以看到他在政治、军事方面

的才能以及自信。当然,言谈中也流露出他的骄傲情绪。至于“率尔而对”,就

更明显地表现了他性格中轻率、鲁莽、不讲谦让的一面。从冉有的谈话中,可以

看出他既有抱负,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态度谦逊,说话讲分寸。公西华

则不但具有谦虚谨慎的品德,而且还善于辞令。因为冉有刚刚说了“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的话,而公西华要谈的正好是礼乐方面的事,为了避免以君子自居之

嫌,他首先声明“非曰能之”,只不过是“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

相”。

文章刻画得最生动的形象还是孔子。

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

“言其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

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

求的。可以说,儒家学派的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孔子的“礼治”“仁政”

“教化”的政治理想,集中地体现在曾皙的志向中。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表

示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孔子在谈话中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

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公西华的才能还能做大事

,“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笑仲由,是对他“不让”态度的不满,对于“

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总之,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

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番事业

其次,文章还写出了作为师长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和诱

导的特点。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

生的最大的关心与教育。他指出了学生“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也

是对学生委婉的批评。因为“治国以礼”,所以他不满仲由的“其言不让”。这

些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又不以尊者自居,要求学生言志,先做

好引导工作,让他们清除顾虑。子路的态度不谦虚,为了不影响别人发言,他不

立即提出指责。赞同曾皙的说法,表示“吾与点也”,又是在婉转地表明自己的

志向,给学生以启发。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

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给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

不是可畏的圣人,而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

(主编 宁鸿彬,《高中文言文详解》)

三、美文荐读

历代评孔集锦

先秦评孔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

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

的地位。故各家对孔子的毁誉不一。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

如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凡人是永远不可企及的,认为孔子是

天生的圣人。“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

至高准则。然而当时民间一般看法认为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战国末期大儒荀子,虽然其礼的思想根源于孔子,然而他有浓厚的“法”思想的

成分。他以继承儒家正统自任,称颂孔子,认为孔子的美德永远不可泯灭。但他

贬斥子张、子夏、子游为“贱儒”,批评子思、孟子。他的著作多处称引孔子及

其门徒的言行,借孔子之名表达他重视礼法和“亲贤用知”的思想。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侍坐》教学参考

相关分类

语文备课参考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