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诗词歌赋中国当代诗歌的生存状态

中国当代诗歌的生存状态

03-03 16:12:54  浏览次数:712次  栏目:诗词歌赋

标签:古诗词鉴赏,经典诗词,诗词大全,经典诗词名句,http://www.170xue.com 中国当代诗歌的生存状态,http://www.170xue.com

  优秀的诗歌应该是有标准的。中国古典诗歌是凭籍韵律和节奏的支撑而构成的。诗、词、曲各有各的创作原则,并与此相对应地建立了一套诗的美学体系和评判原则。但近年来,诗坛处于集体混乱的状态,原则与标准似乎正在偏离。有一个反复被提及的,那就是“个人写作”,这种诗学主张其实正是中国新诗发展至今最有意义和价值的,遗憾的是,“个人写作”也恰恰成了部分诗人逃避生活的一个代名词,他们躲进内心深处,写些梦呓般的东西,用美国诗人路易斯•金斯伯格的话来说,“这是打着哈欠吐出一大堆混乱不堪的废话。”
  最让人忧心的是,这样的独语越写越浮靡,越写越晦涩,越写越玄虚,越写越疏隔现实,越写越远离读者。尤其是一些很大师状的诗人,忘了自己的身分诗人往往是那些远离理性思考的人,经常装出一副很大气很深刻的面孔,其实他们不过是假借诗歌的名义,高速地炮制一些哲理小品,还自以为是地把失去读者归咎于经济大潮的冲击,却没有从本身束之高阁去寻找症结,从而陷入认识误区。
  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许多诗潮过分沉迷自我,一味深掘心灵,片面追求先锋,一些诗人生吞活剥西方诗论,生硬移植西方诗派,东施效颦西方诗风,更为甚者,许多诗作逃避政治,凌空现实,不屑理想,抛弃使命……无庸置疑,文艺新时期初的新诗,革洗了“文革”诗歌公式化、概念化、口号化的弊端,但近年来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故作高深、诗思紊乱、词语颠覆、你摹我改于生命本体的呻吟,这些无标点的分行颓废文字在报刊上俯拾皆是,把新诗弄得苍白贫血,虚浮气弱,令人沉闷,无怪读者敬而远之。
  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理想的年代,在诗人身卜表现尤为突出。“假大空”的政治诗是一个极端,但私秘、狭窄的“个人诗”难道不是另一个极端?既然你着意捕捉的是纯个人的体验和感受,那又怎能奢望引起局外人(读者)的共鸣和认同?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前社会和文化背景下难以容纳的题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入诗。然则它往往消解诗歌的泛化,好像处处是诗;另一方面又确实缺少精品,处处无诗。还有重要的一点,即它容易导致将诗与生活划等号,也混淆了诗歌高于生活的文体标准。
  诗歌贴近日常生活,看似的确回归了某种真实。但以此而拒绝形而上,消解终极关怀,刻意回避当下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现象、事件和问题,又远离了另一种真实。把俗世等同当代
  性,那么,诗歌就成了最平凡最平庸最琐碎的日常生活点滴的叙说。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认为题材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写作者对“诗”,诗对“诗美”存在的本身有多少个人、个人化的发现,或者说它是否为我们建构起一个既和现实息息相通,同时又超越现实的另一个独立而自足的艺术世界。
  语言是诗歌赖以存活和继续的条件,语言也是作者需要直接面对的最基本问题。当下诗歌要么晦涩难懂,要么致淡而无味,要么鄙陋轻薄,语言成为文本与读者的屏障。许多诗歌成了文字堆积的文字,甚至玩耍着不负责的语言游戏。表现出诗人不去修炼自己的语言观念,忘记了汉语言的审美和诗性价值。于是主张让语言自己去成一个所谓崭新而陌生的诗的纷繁世界,显出对语言秩序的暴力方式,诗味被无情地埋在了其中。
  诗歌创作的过程当是诗人心灵与自然、社会相互感应、渗透方有感而发、发而为诗的自然流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手法与技巧将处于从属地位。如果在创作时一味追求所谓的技巧、手法等,而忽略对语言的打磨,粗制滥造,这不仅有悖诗歌精神,更严重的是由此写出来的诗艰涩难懂,诗歌中美的要素缺失。
  面对一篇作品,读者总希望它是最真切、最敏锐深情的生命写照,他们往往无限深情地留恋一脉于古的诗境,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传统的审美定势。他们对诗歌的文本阅读期待,多是表现在对“诗句”的解析和挑剔上。所以,句子才是诗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单元,是诗歌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我们感受诗歌魅力的一个最关键的阶梯。作为诗人,应该忠实于我们的母语,热爱并迷恋其独特的表现艺术,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体现诗歌语言宁静简洁,明亮生动,具有无限亲和力的特性!
  郑敏就是值得我们推崇的诗人之一,她在长达50多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忠诚地恪守传统观念,具有代表性地表明了对语言自觉意识的深化。她十分重视汉字独有的象形表义特征,重视汉字丰富的所指意义及潜存哲思。认为汉字能很好地体现诗的朦胧、暗喻与意象特征;主张诗的语言应告别语言工具论,体现当代语言观,注重诗语的多层多元阐释,使诗语如“一颗能旋转的钻石”,从而令诗歌生机盎然,并在创作与解读中完成多角度的艺术平衡。她的这一主张,不仅体现出她对汉字诗美的重视和驾驭能力,更体现在她对汉字精髓的深刻领悟。
  某些生存状态必然代表了某些生命最基本的元素。面对诗歌的语言,诗人的变化、发展
  乃至突破,都会在写作中一次次地发生,其中包括自然存在的一个逐步地悄悄地演变过程。
  诗与读者都是相互寻找和选择的,一个优秀的诗文本从作者抵达读者,看似简单的过程中,肯定消减或涵增了一些什么。因而,诗歌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地依附诗歌写作者笔下的反思
  和一次次的飞跃。  “在每一位诗人的写作里,与伟大诗人的较量已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布罗茨基)
  任何艺术的美学空间都只是也只能是象限中的自由。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是一种砸碎镣铐
  的舞蹈,正因为书写形式的自由与解放,好像也在纵容任何随心所欲的写作。有人似乎故意
  抛弃诗歌分行的形式,并自以为创造了新的文本,这样的作品,形式上的美感消失了,外在
  的审美标准自然不复存在。
  诗歌的写作并非随心所欲,它必须按美的规律来思维。“在限制中才显出能手,只有法则才能给我们自由”。歌德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诗歌创作的原则问题。他的观点,是对那些“自由主义”写作的有力回击。
  新诗不可能永远处于一种无原则的创作,无标准的评判状态,也不可永远漫无边际地“多元”或混乱下去!

,中国当代诗歌的生存状态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