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案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案设计

03-04 19:39:44  浏览次数:365次  栏目:高中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案设计,http://www.170xue.com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第19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1.5.19.3.周晓兰.《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案设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2)
    设计A
  [创意说明]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在重章叠唱似的简短对话中,人物却形神毕肖。故事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设计着意于培养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有序的科学的问题链为学生搭建理解文章的桥梁,让学生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独立思考探求故事的意义,并联系自身的经验或某种社会现象谈自己的感受,或者谈对自己的启发,生成新的感悟,增长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至于文意,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就完全可以自己疏通。教师只要给予引导、检查、督促,可
以用知识竞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对课文基本文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弄通文意,归纳整理文中的文言现象,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古今异义、通假、特殊句式等。
  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录古代帝王纳谏的故事。在古代,虽然帝王也设谏官,但是敢于批评的大臣却往往冒着很大的风险,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比干被挖心,司马迁蒙受腐刑之辱。但是也有善谏的大臣和英明的君主,今天我们学习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这样一对君臣。
  首先我们要理解文意。对预习的情况做一个知识竞赛。
  二、检测学生对基本文意的理解及重点词语的把握
  教师把学生出的题目投影到屏幕之上,进行简单测试。教师要补充强调以下内容:词类活用的重点词,通假字,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一词多义。
  三、引入故事
  师:虽然在读文章时,我们的认识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经验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那么我们在读一篇课文时往往也有我们感悟文章的侧重点,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可以此侧重点为我们认识全文的切入点,深入研究和探讨故事的意义,最后同学们从某一点出发把你们的感悟写出来。在此之前,请两位同学再次讲述一下故事。老师加以评点,告诉大家讲述故事的技巧。
  四、设计问题并让学生讨论,把讨论思考的结果形成课文评述师:这个小故事十分简单,不难理解。这里给大家一些问题,请先自行思考,然后分组研究探讨,把自己探讨的结果选择一个角度写成课文的评述,字数150 左右。
  师:出示问题。同学可以从下列问题中找一个你阅读时的“趣点”开始你对全文的理解。也可以自找
角度。
  1.用最简洁的话语对本故事的内容加以完整的概括,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并说明故事的意义。
  2. (从邹忌受蒙蔽的这个角度来思考故事的意义)为什么邹忌的妻、妾、客人明知他不如徐公美还要
说谎?他们能不能直接告诉邹忌不如徐公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你所说的话是不是都是真话?我们应如何对待?
  3. (从邹忌进谏的方式来看故事的意义)从故事的结局中我们能看出齐威王是个明君,那么邹忌为什么不直接劝谏,而是要“讽谏”呢?两者有何不同?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一谈。
  4.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故事的意义)齐国不战而胜的故事结局,说明了什么道理?
  5. (从建议的实施看故事的意义)从本故事中想一想正确的意见能否得到实施,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6.这篇文章在篇章结构上有何特点?有人说用了“三叠法”,你能否分析出此种章法。
  7.分别写出你对邹忌和齐威王的看法。
  8.据本课写一篇《谈邹忌的说服艺术》的读后感,也可引用有关邹忌说服齐威王的其他事例,让学生查看《东周列国志》。
  9.你对本文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自学:把所有的问题归纳成一篇述评。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述评,每组选一个代表,有六到八个学生发表他们与
众不同的感悟。
  教师补充,启发。
  学生完成评述文。
  学生例文一:这篇文章写邹忌从自己的家中小事体察出一番政治道理,认为越是居高位者所受蒙蔽越深,于是巧设辞令,用自己家中的事类比国家大事,委婉地劝说齐威王纳谏。齐王听从了邹忌的劝说,广开言路,励精图治,使齐国大治。
  全文短短百余字,精练生动,灵活多变,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邹忌善思、明智的谏臣形象;齐威王从善如流的明君形象。
  其次,《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被人称赞的应为结构上的“三叠法”:三问,三答(与徐公比美) ;三比
(由己推王) ;三赏(齐王纳谏) ;三时(结果)。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之一。(客观评论式)
  例文二:我主要是从邹忌受蒙蔽这个角度来联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蒙蔽或
被蒙蔽当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出于好意或有目的的夸赞,也不要因别人的恶意的批评或
沮丧或生气。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或精力去在意这些事,如果只注意这些事,那就会深陷苦恼。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这就是邹忌给我的启示。(个人感悟式)
  五、总结:
  1.学生把讨论问题的结果选择一个感悟点写成百字短评。
  2.学生读自己的短评。
  3.教师小结,总结学生们的讨论,只是对学生的想法加以点评肯定或者交由大家再思考讨论。或者
只答疑,与学生对话,探讨他们多方面的感悟。比如:说话的艺术,交际中的盲区,专制和民主等等。4.学生完善自己的述评,上交。
  读后感是锤炼我们思想的最好的方式。
  设计B
  [创意说明]
  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在比较人物事件的异同之间,看出问题的实质,明辨是非,深刻地理解文
章的内涵以及故事的意义。比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召公谏厉王弭谤》,通过比较,在更深的程度上理解邹忌之智和齐王之明,理解故事的寓意。(本案适合文言文程度较好的学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上课前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并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闻寡人之耳者
  (二)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3.邹忌讽齐王纳谏
  4.能谤讥于市朝
  (三)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特点
  1.忌不自信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王之蔽甚矣
  印发《召公谏厉王弭谤》,要求粗通文意。
  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能言善谏的贤臣智士,他们能否达到劝谏的目的,这取决于多种因素。那么它取决于哪些因素呢?下面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一个劝谏的故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教师提问学生的归纳字词问题,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三、幻灯依次放映图片:邹忌顾镜自览图、邹忌问妻图、邹忌问妾图、邹忌卧床自思图、邹忌向齐王进谏图、齐王纳谏图、门庭若市图、门可罗雀图、各国进贡图。并配以学生的画外分角色朗读,教师读旁白。
  四、比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召公谏厉王弭谤》。
  提出如下问题:
  1.邹忌和召公各自进谏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因此而进谏的心理是什么?
  2.比较邹忌与召公两人的进谏方式。为什么邹忌的建议得到接受而召公却没有?邹忌的说服有何特
点?对你有何启示?
  3.齐威王和厉王对谏言各自的反应是什么?有何不同的处理方式?请对两位君主加以评论。
  4.试比较邹忌与召公进谏后的不同结果,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5.从这两则故事中,我们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对待他人的建议人们也有不同的态度。请谈一谈建
议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可从建议的方式或者其他角度谈对你的启发。
  五、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先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然后分组讨论,互相启发,吸取别人有用的观点以完善或订正自己的观点,并写成百字比较文。
  六、教师提问学生的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七、教师总结: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邹忌在劝谏之时从对自己身边小事的亲身体验来说明治国的大道理,委婉亲切
自然,且有暗示和启发作用,容易让君主在不失人君的面子的情况下接受;召公则寓治国之理于比喻之中,
形象生动,有警醒君主、震聋发聩的作用。两人都说理透辟,切中要害。进谏方式不同:邹忌进谏方式委婉而富于暗示色彩;召公劝谏方式是直接的,智识深沉,有警告之意,是锋芒毕露的。
  二人所遇君主不同:一个从善如流,广开言路,励精图治,用一个善字写出齐王干脆痛快的态度;一个止民之谤以致迫害人民,而用卫巫则写出厉王的恼羞成怒。
  不同的结果说明国君只有广开言路,才不会受蒙蔽,也才能富国强民,不战而胜。相反,如果置人民心声于不顾,并酷虐说真话的人,必会失去民心,最终因人民的反对而导致失败。
  附:《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 [2]  下一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案设计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