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米洛斯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

03-04 19:47:17  浏览次数:391次  栏目:高中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米洛斯的维纳斯,http://www.170xue.com


 米洛斯的维纳斯

                                           执教:郭惠宇

有效的课堂教学理念下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关键语句领会文旨。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1、以文解文法。通过对文中运用不同语言形式来表达的相近意义方法的现象的筛选整合,研究阅读现代文的策略。

2、探究阅读法。探讨承载作者观点的语句,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

3、质疑反思法。对作者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关键词语来把握文章,分析思路,领会文章主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读文:读懂文章,体味作品中文句的含义和洋溢的“理趣”。

2.析义:解析文句,破解作者对“残缺”与“完美”的深刻理解。

3.悟美:悟出内涵,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艺术原则,提高审美修养。

【教学重难点】

深入领会本文所论述的维纳斯残缺双臂的美,以及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读懂作者的思想,读出自我的体会,进而读出自己的创造性。

【教法与教具】

1、教法:提问讨论法。多角度解读法。

2、教具:多媒体。

【预习安排】

了解文章内容及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赏图读文  整体感知

1、教师导入:

徜徉在文学艺术的世界,我们常常会被其中的一个词语、一段文字、一个形象所吸引、所感动。而有经验的审美大师们却能从一句台词、一个寓言、一个诸如“木叶”这样普通平常的词语背后发现无限美妙的艺术境界,探寻出艺术规律,就像我们面前的维纳斯雕像,她的美让无数的人倾倒,而在这美的背后又会有怎样的秘密呢?让我们一同走进青冈卓行所写的《米洛斯的维纳斯》,看看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2、整体感知,明确主旨。

(1)通读全文,划出你认为比较精彩的文句。

(2)明确贯穿全文的基本观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二、解文  析词理脉  寻找策略

     1、分析中心句:循句贯通

      关键词:如此迷人   必须失去   双臂

   明确:以此统领全文。在自然分成的三个层次的开头,都用一句话概括了该层次的大意,行文过渡十分自然,脉络十分清晰。结构大体如下:

一、必须失去双臂

二、不可复原双臂

三、只能失去双臂

     2、推敲关键句:以文解文

(1)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特殊:特定形态  普遍:不定的形态

舍弃部分:失去双臂

获取完整:失去双臂,整体艺术价值更完美。

(2)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

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一种神秘气氛   多种生命之梦    无数秀美玉臂

     3、关注过渡语词:勾上连下

        ……或者可以说……换言之……

……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是……无……却是……有……

 

三、审美  凝视“虚无” 获得启示

1、“如此秀丽迷人”:断臂维纳斯——美的典型

    (1)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谈自己的感受;专家的分析。

    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是希腊时代的一件不寻常的杰作,在古代西方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卓越的雕刻技巧、完美的艺术形象、高度的诗意和巨大的魅力获得了观众的赞赏。在当时众多的维纳斯女神雕像中,大都首先强调的是感官上的美,而米洛斯的维纳斯,却把它提高到古典理想美的高度,使形象具有一种崇高的内在美、精神美。它继承了古典时期雕刻家的传统艺术手法,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创造出与传统有联系而又有新的特色的形象。纵观全像,美神被雕刻成半裸体立像,腿部用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衣褶遮住,裸露的上半身与着衣的下半身形成强烈的对照。由于雕像下半身采取衣着处理,使下部显得厚重而稳定,并使整个雕像具有一种纪念碑般的崇高感。上身裸体,雕刻得异常精美,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似乎可以感到皮肤下筋脉的跳动,血液的循环。美神的整个体态、动势,处理得也别具一格,独具匠心。整个体态采取螺旋状的上升转向,显得富于变化;她的表情自然大方,不卑不亢,充满了内心的喜悦而毫无矫柔造作之感。她的美在于单纯、恬静、典雅、庄重;她的崇高在于心灵的平静和体态的健康。由于雕像的体态处理得异常微妙,各部分之间相互呼应,起伏变化富有节奏感,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罗丹:看!奇迹中的奇迹!她是古典灵悟中的杰作,是理与情的结构,知与灵的合成,生命的乐章高洁而优雅地飘散着。……多么美丽的希腊女人!活在雕刻家的心境里。

(2)“如此”的全部意义。

维纳斯双臂的失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他是怎样具体阐述这种感受的?

“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残缺反而给人驰骋想象的空间,想象出无数双秀美的双臂,种种虚象绝妙地烘托着这尊雕像,提升了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使她超越时空,走向世界,走向永恒。

启示一: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生命力。

2、“必须失去”:复原——奇谈怪论

 作者对复原维纳斯双臂的方案有什么看法和感受?(尽量用原文回答)明确:作者认为这些方案“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可见作者对复原双臂方案非常反感,极端厌恶。

用文中原话谈谈作者产生如上感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确:“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这里的“无”是指虚的,普遍的,无尽的想象空间,潜在的无尽生命力,多样的选择性;“有”是指是此非彼,是一非多,是有限非无限,再美也是定型。可见,失去双臂的维纳斯反倒格外迷人,散发着梦幻般的色彩;而复原双臂的维纳斯却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 

启示二:要想获得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离不开创作者与鉴赏者的共同努力。

3、“失去双臂”:

假如失去的不是双臂,而是身体的其他部分,艺术效果会怎样?(用原文回答)明确:“这座雕像兴许就不可能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其他部分的残缺会严重破坏雕像的美感。

为什么失去的只能是双臂呢?作者的理由是什么?明确:因为“双臂”“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是这些关系的媒介物”;而“反过来,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维纳斯失去双手恰好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使人们想象出她以各种各样形式出现的双手所带来的魅力,这正印证了恩格斯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清冈卓行以他独有的艺术敏感越过艺术的“实有”外在形式,窥见到艺术最深奥的特殊规律,“从虚无中见出丰盈,见出无限生机,无限神秘和无限的美”。

启示三:虚实相生是有条件的,艺术空白并不等于任意残缺。

 

四、讨论  质疑问难  探究评价

问题1“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这样的条件一定成立吗?你怎么看待?

从欣赏断臂维纳斯而发展到孤立地欣赏维纳斯的断臂之前、之时和之后,维纳斯雕像的失去双臂,无论如何也是人类艺术史上一个大大的不幸。如果这种不幸一朝被弥补,如果“真正的原形”一朝被发现,清冈氏个人自然还有权继续欣赏和珍念那长时间存在于人类艺术史上曾经供无数人长时间欣赏的断臂维纳斯,却没有任何理由阻止别人在“真正的原形”面前发生新的(其实应该是“旧”的)审感动。假如“真正的原形”真有一天重见天日,我想完全可以允许清冈氏以及与清冈氏抱有相同意见的人们继续欣赏断臂维纳斯,只要他们不跑过来,将“真正的原形”重新人为地弄得残缺,强迫天下人的口味和自己一致。

大千世界,无处不美。有各种各样的美,就允许人们欣赏各种各样的美不能独美其所以为美者,看不到别人眼前心里存在的美,更能倒果为因,因为懂得欣赏有残缺的艺术品的美,而将这美偏激地归结为残缺本身,以残缺为美,忘记美之所以为美者,甚至非要把一切艺术品都弄得残缺不全不可。这种怪论,就不能不说是堕入魔道了。

   问题2:既然有缺憾是美的,那么,为什么许多人要去试图复原?

一、左手拿苹果,手臂搭在木台上,右手紧贴腰布。

                    ——德国考古学家阿道尔夫·富尔托温古拉

二、两手拿着胜利的花环。

                      ——英国雕刻家拜尔

三、右手拿着鸽子,左手拿苹果。

                        ——瑞士盖伊凯尔·散罗蒙

四、正要投入水中,右手抓住下滑的腰布,左手抚着发束。                 

——波兰解剖学家哈塞尔

五、站在情人战神马尔斯旁边,右手握着马尔斯的右腕,左手轻轻地搁在马尔斯的左肩上。

                    ——德国雕刻家茨尔·斯特拉塞

艺术家为了追求作品的至善至美而孜孜以求,呕心沥血,而不是为了追求残缺而猎奇。无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中世纪的奥古斯丁美学体系,再到近代的西方“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无不推崇艺术的真实、整一、和谐与完美。

环肥燕瘦西子病,自古“诗无达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无论审美标准是多么复杂多变,无论受众各有怎样的个性,追求事物的完美真实,并赋予和体现人性化的理念,却是我们共同的标准。“爱神维纳斯”总要比“断臂美神”叫得响,听起来悦耳舒心,看起来赏心悦目。如果我们说艺术有残缺与歪美,那多是用在对作品的夸张和技巧的运用上,而不是人们承认有艺术的残缺,但绝不能有残缺的审美。人们很少认为个人缺胳膊少腿、嘴歪眼斜是美,我们只会对断臂、瘸腿、瞎眼人予以同情和帮助——因为残缺是一种不幸。这就是人们至今仍在苦苦寻觅爱神维纳斯的断臂的缘由。如果能找到她的断臂,那将是伟大的发现,人性的复归——因为她们是完美女性的化身,代表着类追求爱和美、胜利与和平的理想愿望,人们没有理由去欣赏她们的残缺!

人们记住和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斯,是因她的崇高和优美以及不该的断臂缺憾,而非“必须失去双臂”。在她面前,人们怀着对她所代表着的爱和美的崇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爱戴以及对完美人性和生命自由的向往。就像人们对主神宙斯的崇拜一样,没有因其神由于地震倒塌和世代的飞逝变迁而衰,在它的废墟上,巨大圆柱的残骸至今仍激动人心、令人神往。在人们心目中,维纳斯永远是完美无缺的,人们对爱神永恒性、完美性的渴求,永无止尽。

 

问题3:所有的残缺都是美的吗?

①如果是独裁者的雕像失去了双臂,你能感到美吗?

——对象本质上必须是美的,“美是无条件地与其灵魂联系在一起的”

②如果是一个生活在你身边的人失去了双臂,这样的“残缺”美吗?

——生活与艺术是有距离的

③如果人一个毫无审美经验的人来看维纳斯,他会感到美吗?

——参与审美的主体的素质也是美感产生的一个条件

 

五、练习:

“艺术因缺憾而完美,生活因缺憾而完满。”过于完美就不真实,脱离实际,与人们的意念、感觉不切合,正如余秋雨先生在《废墟》中的一句话“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

谈谈对残缺与完美的认识。

 

板书设计

        说文                  谈美

     循句贯通               虚实相生

     以文解文               主客共建

     前后勾连               美有条件

 ,米洛斯的维纳斯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