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38:58 浏览次数:902次 栏目:工作计划
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方针
“十五”期间,我国人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
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
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切实保护
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
会环境。
(二)发展目标
1 、有效控制人口规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十五”期末,全国总
人口控制在13.3亿以内,五年新增人口5600万人,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9 ‰。出生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2 、努力保持就业规模稳定增长,进一步改善就业结构,抑制失业率上升,基本形成市
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十五”期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40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到“十五”期末,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44:23:33,劳
动者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建立起机制灵活、基本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3 、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建成独立于用人单
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以多种医疗保障办法建设为先导,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保障体系。城镇各类社会劳动者逐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十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法规规定的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
者。社区服务中心数达到9600个,社会福利床位数达到180 万张。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政府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强各级政府相应的调控管理能力。要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调动企业、个人
的积极性,积极发挥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的作用,提高社会成员在政府指导和帮助下,自我
管理和互助互济的能力。
2、改革创新,完善制度
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引入市场化、社会化运行机制,健全相关的社会基本制度,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形成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导向
的就业机制。
3、适应国情,突出重点
坚持生产力为标准,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
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人口、促进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时,必须要同国家、各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相适应,必须考虑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受能力,集中力量
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人口控制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主要任务
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特别是中
西部地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落实“三为主”(以宣传教育、避孕、
经常性工作为主)的工作方针,建立依法行政、村民管理、优质服务、政策引导、综合治理
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提倡优生优育,提高计划
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不同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均衡发展。
(二)政策措施
1 、继续实行党政领导责任制。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党委
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把人口与计
划生育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位置,坚持不懈地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好,确保
未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
2 、制定有利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小额贷款、项
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帮助计划生育农户增加经济收入。优先保障计划生育
贫困户的基本生活需求,解决现实困难,提高社会经济地位。研究制定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
女户父母养老保障的有关政策,切实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各种奖励优惠措施,解除群众实
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
3 、建议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国家立法进程,逐步建立健
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体系,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干
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切实维护群众
的合法权益。
4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加强中西部贫困地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设施和能
力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卫生技术服务资源,尽量共享现有人员和设备,巩固和发展服务网络,
改善服务条件。积极培训和充实基层技术服务人员,满足群众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
育需求。城市要积极发挥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建立以现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
管理机制。
“十五”期间,以预防农村地区高发先天性疾病为重点,逐步形成覆盖重点地区的出生
缺陷干预网络,全面推进优生优育工作,使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现有水平上明显下降。
5 、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
系统信息网,及时准确地掌握妇女节育生育状况,提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促进就业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主要任务
1、努力促进就业增加,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
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基本满足城乡劳动适龄人口
的就业需求。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将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
公有制经济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强化提高
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提高就业弹性和就业容量,有效减轻结构性失业压力,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2 、进一步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立足于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
率,积极促进劳动力流动,建立基本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政府对劳动就业的
管理手段和相应的法律规章,进一步深化改革劳动人事和户籍管理制度,调整和协调有关就
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二)政策措施
1、实行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
经济增长要为扩大就业提供切实保证。“十五”期间,要继续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将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全国新增城镇就业4000万人,以基本满足新生劳动力的就业
需求,并为扩大就业拓展更大空间。
依靠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就业增长弹性。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就业容量
大、社会需求迫切的教育培训、社区服务、旅游业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努力促进劳动力需
求的增长,不断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容量的巨大潜力。
确立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地位。采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税
率优惠、建立投融资渠道等有力措施,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使之真
正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用工和劳动者创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怎么写,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开头,,报告总结计划 - 工作计划
相关分类
工作计划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