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公文写作网报告总结计划工作计划社会保障工作计划

社会保障工作计划

12-20 22:38:58  浏览次数:902次  栏目:工作计划

标签:工作计划怎么写,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开头,,http://www.170xue.com 社会保障工作计划,http://www.170xue.com

  控制人口数量,稳定就业形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的基本条件,也是我国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和
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根本性任务。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
的进一步深化创造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涉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
大基础性问题。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三个领域的问题相互制约、相互影
响,始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人口过多是我国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挑战。劳
动适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又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保障的支付压力,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但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而且阻
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是我国现代化
建设过程中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难点问题。因此,要以人口问题为出发点,从宏观调控的角
度对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规划,继续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改善就业
结构,扩大就业空间,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重点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保障需求。
    本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下,着重阐述“十五”时期稳定就业形势、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方针、目标、主要任务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年至20**年。

一、主要成就、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有利条件
    新世纪初,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
挑战。
    (一)“九五”的主要成就
    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口控制、就业和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了“九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与任务。
    1 、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历史性变化。“九五”期间,计
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计划生育率稳步提高,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婚育观正在形
成,妇女总和生育率已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九五”期间净增加6000万人,年均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9.69‰,2000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可控制在12.7亿以内。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
降到10‰以下,人口再生产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2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劳动力市场机制初步形成。“九五”期末全国从业人员达到7.12
亿人,五年城镇新增加就业3560万人。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在经济结构调
整中下岗的国有企业职工近50% 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 就业结构不断
改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首次降到50% 以下,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
产业转移3000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995年的24.6% 上升到27%.劳
动就业制度改革取得进展,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形成。
    3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九五”期间,社会保
障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不
断深化。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条例
和决定,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保险覆盖面,规范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与个
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九五”期末,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
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0448 万人、4332万人和10408 万人。加强了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征缴
力度,提高了三条保障线标准,基本做到了“两个确保”工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95% 以上
进入了再就业服务中心,90% 以上的人领到了基本生活费;3000多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按
时足额领到了基本养老金。基本上实现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社会救济制度进一步完善,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救济覆盖面,使这项工作走上规
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全国城市已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福利事
业进一步发展,社会化进程逐步推进。全国城乡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达到110.5 万张,城镇
社区服务中心达到8101个,社区服务设施20万个。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
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二)面临的严峻挑战
    1 、人口数量过多,仍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预计“十五”期间将增加5600万
人左右,到21世纪40年代,人口将达到总量为15亿以上的峰值。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庞
大的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日益尖锐。目前的低生育水平还很不稳定,各
地发展不平衡,实行计划生育仍有相当的难度,造成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压力来自中西部地
区。
    2 、城乡就业矛盾依然突出,结构性失业更加严峻
    “十五”期间,我国新生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升至峰值,达到4650万人,就业压力将会明
显增加。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更
加严重。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已有1.5 亿人以上,“十五”期间估计每年还要新增加500-600
万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
    3 、劳动力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合理配置
    我国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部门之间就业
政策不协调、不配套而导致的市场分割现象严重。户籍制度和人口迁移政策限制太多,劳动
力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影响了劳动力
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4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口老龄化、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对社会保障的压力迅
速增大
    2000年,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一趋势将加速发展,2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口将达到10.5%,2050年将上升到28%以上。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特别是对基本养老保
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压力在迅速增大。“十五”期间,结构性失业、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的
消化以及城镇贫困现象等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十
分艰巨。目前我国各类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不协调,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对社
会弱势群体的保障程度低;二是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三是农村基本保障工作薄弱,农村
养老、医疗和贫困人口救济问题突出。
    5 、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
    在社会保险体制转换过程中,单独依靠征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基
本养老金支付需求。主要问题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社会统筹基金占用个人
帐户基金,直接影响了个人帐户的积累;社会保险基金的互济功能没有充分体现,省级统筹
没有严格实施,社会保险基金没有资金积累,中央调剂能力有限;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手段和
保值增值机制尚未建立;基金征缴困难,企业欠费问题严重等等。
    (三)有利条件
    在充分认识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十五”期间控制人口增长,
稳定就业形势和完善保障体系也存在很多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
    1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20年来,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
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已深入人心。计划生育的工作机制和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利
益导向机制正在形成,基层服务网络初步建成,全国生育水平开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计划
生育工作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正在逐步
形成,劳动力市场建设初具规模,这为进一步解决就业问题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十五”期
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了

[1] [2] [3] [4]  下一页

,社会保障工作计划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