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教案大全小学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免费教案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免费教案苏教版

03-12 02:21:04  浏览次数:343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案

标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免费教案苏教版,http://www.170xue.com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这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什么精神?(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哪里就有……”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轮读、齐读。)
三、歌曲渲染,感情升华
1、看录相实况,再现画面。
2、在歌曲《为了谁》的音乐中师激情谈话: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面对这样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抗洪抢险的动人故事或图片,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中交流。
大江保卫战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免费教案苏教版
23. 古诗两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 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3、 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
4、 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 介绍作者。
二、 自由阅读,理解诗意
1、 自读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
2、 解疑、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滚
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
3、 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1) 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2) 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3) 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4) 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
三、 细读品位,体会感情
1、 思考并讨论:
1) 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
2) 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 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2、 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3、 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四、 看图说意,加深感悟。
1、 仔细观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
(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
2、 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
   2、 同学们说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看插图)
   3、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干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 学习古诗
   1、 自读古诗,读正确。
   2、 指名读古诗。
   3、 那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 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三、再次学习交流。
   1、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三个)
   2、在知道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
   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
     反馈交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那些词句写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读得特别好,那些词句写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也把它读好。同桌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你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的读一读。
5、背下来行吗?试试吧!
     自背两人比赛背男女生对抗赛
五、 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
1、 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那一首,为什么?
六、 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
些?
七、 这些诗是我们古代先辈为我们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
天也来学学古人,用我们自己手中的笔,来夸夸我们的杭州西湖,写一两句诗。老师已经拍
下了几张西湖的照片,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照片)
  选其中的一幅照片写,五言或七言都可。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反馈交流。

www.170xue.com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免费教案苏教版
24. 望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耀( )
   4、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学生练习。
   2、读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免费教案苏教版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教案 更新

小学语文教案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