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三峡》获奖公开课教案(淮北市教坛新星评比)

《三峡》获奖公开课教案(淮北市教坛新星评比)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659次  栏目:语文综合性学习

标签:综合性学习资料大全,http://www.170xue.com 《三峡》获奖公开课教案(淮北市教坛新星评比),http://www.170xue.com
www.170xue.com

《三峡》获奖公开课教案(淮北市教坛新星评比)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初级中学   黄维陆

教材分析: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其他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文章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同时作者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运笔富于变化,既有正面落笔,又有侧面烘托,也有粗线勾勒,还有工笔细描,更是令人赞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积累一些文言知识。

2、结合课后注释,疏通文章意思,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疏通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味三峡的美丽风光。

2、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感受祖国山川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体会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师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点拨法: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3、讨论分析法:体现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具辅助: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众所周知,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美不胜收的景色,其中,雄伟的长城让众多的好汉尽数开颜,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神奇的九寨令无数的游人向往,因为那里是人间的天堂;峻美的黄山更是引来仁人志士的吟唱,因为“黄山归来不看岳”,特别是那美丽的三峡,更是雄奇险峻,清幽秀丽,令人神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却总也道不尽三峡的美丽。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一起,去揭开三峡那神秘的面纱,领略三峡那如画的世界。(投影课题《三峡》)

二、了解作者及《水经注》

由学生作简要介绍。(提示:结合课文第196页的第一个注释)

PPT显示:郦道元(446 或472 -527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好学博览,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他参阅多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本书共四十卷,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城郭、风俗、土产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同时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三、朗读,读出韵味

     1、指一名学生读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在听读的时候注意字音和句子的节奏。

(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就这几个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主要从字音和节奏方面)

    2、老师范读课文(配乐)

要求:同学们做个有心人,注意某些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读完后,投影检测)

                 1 请准确读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阙处           曦月           襄陵

·               ·               ·

   沿溯           素湍           属引

                          ·               ·             ·

                    2 请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1)自 非  亭 午 夜 分,不 见 曦 月。

(2)或 王 命 急  宣,有 时 朝 发 白 帝,暮到江陵。

(3)其 间 千二 百里,虽 乘 奔 御 风,不 以 疾 也。

(4)清 荣 峻 茂,良 多 趣味。

    3、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和语句的停顿。

4、学生译读课文(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检测,看来同学都已经准确的掌握了字音和句子的节奏。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光读准字音和节奏是不够的,还得能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课文注解,试着翻译课文。

(1)要求:同学们可以把以前在课文中没有见过的字词找出来翻译,也可以找出出现频率多的字,看看每一处都是什么意思,也可以找出你认为最难翻译的句子。

(2)译读结束后,先让学生提出在译读环节自己还不能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师生一起解疑,然后投影检测:

1 、说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良多趣味       (2).或王命急宣

·                   ·

(3).虽乘奔御风     (4).自三峡七百里中

·  ·               ·

(5)重岩叠嶂        (6).自非亭午夜分

     ·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品读,读出意味

过渡语:一篇好的文章就如同一杯浓浓的香茶,光会读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去用心慢慢的品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峡那如画的世界,看我们同学能不能学会去欣赏三峡那优美的景色。

(一)、解题:峡者,两山夹水之地也。山和水是最能体现峡的特点的。

(二)、提问:作者笔下的三峡的山和水各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从文中找出根据。

 讨论并归纳:

1、三峡之“山”

(1)三峡的山多,而且连绵。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来。“两岸连山”写出山的连绵。“略无阙处”写出了山的多。

(2)三峡的山非常高峻。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和“叠”是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山的高。“隐”和“蔽”是以天空和太阳来反衬山的高。这是正面写山的高峻。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是从侧面烘托山的高峻。

C、“绝巘多生怪柏”——这句话中的“绝”字写出了山的高峻。显示了三峡的自然特征。这是从仰视的角度写景。

总结:对山的描绘体现出了一种高峻的美,这是一种阳刚之美,是壮美

(请同学美读对山的描写的文字,要求吐音饱满,体现力度)

     2、三峡之“水”

    过渡语:三峡的山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峻、阳刚之美,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来描

绘这高山之间所夹的水的呢?三峡的水又呈现处什么样的美呢?接下来我们就

一起来感受三峡的水之美。

     讨论并归纳:

[1] [2]  下一页

,《三峡》获奖公开课教案(淮北市教坛新星评比)

相关分类

语文综合性学习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