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备课参考《鱼我所欲也》备课参考资料

《鱼我所欲也》备课参考资料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975次  栏目:语文备课参考

标签:备课参考大全,http://www.170xue.com 《鱼我所欲也》备课参考资料,http://www.170xue.com
得  故不为苟得也   得到,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感激     

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    代词,这种           不知木兰是女郎:   判断动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欤”,语气助词         呼尔而与之      给予    

之  呼尔而与之    代词,代某人                     为宫室之美     助词,的         

而  蹴尔而与之      表顺接关系,并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转接,但是,却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比较,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表对象,对于   

七、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八、文章结构

 第一段:为人应舍生取义  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层:舍生取义的道理。第三层:正反对比,论述“义”重于“生”。  第四层: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贤者勿丧

 第二段:舍义以利就是丧失本心。第一层:正面举例,证明“义”之存在。第二层:反面举例,揭示“见利忘义”。

 第三层:对比论证,揭示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再次证明本文论点:舍生取义。

九、板书设计:

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正面            

死——有甚于死——有所不避                        对比论证

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         反面

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

一箪、一豆—行道之人,乞人—弗受,—决定生命—义存在

万钟——王侯贵族——受——决定宫室——义丧失              举例论证

十、对联:①君子舍生取义;志士忘生成仁  ②生与义并举,舍生取义;吉和凶共存,趋吉避凶。③善取舍才是智者;能 割舍弃方为慧人 ④舍义取利失本性;杀生成仁见品德⑤因求生不择手段;为取义岂能拘泥⑥舍生赴死;取义成仁 ⑦舍义取利失本;杀生成仁见品德

十一、填空题

1、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甚于死者”就是不正义的事业,不义

2、选段中说:“贤者能勿丧耳。”孟子还说过几句话:“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很好地论证“贤者”不失其“本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鱼我所欲也》备课参考资料

相关分类

语文备课参考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