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4:21 浏览次数:977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和上片中的哪一句互相呼应,该如何理解?在抒情方式上和上文有何不同?
【拓展延伸】
将本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做比较,分析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
1、相同点:
思想内容上:
表现手法上:
2、不同点:
《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念奴娇·赤壁怀古》
思想内容上
表现手法上
【课堂检测】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释】
① 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鹅湖山上。原名荷湖,因晋人龚氏曾于此养鹅而改名。辛弃疾隐居铅山、鹅湖一带近20年。病起:病愈初起。
② 枕簟(dian)溪堂:躺在水边的溪堂里的竹席上休息。簟:竹席。溪堂:筑在绥边上的楼阁。
③ 断云:片段的云。
④ 书咄咄:据《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被免官后,虽口无怨言,却终日在空中用手指书“咄咄怪事”四字,表示对朝廷不满。咄咄:感叹声,表示惊怪。
⑤ 休休:算了吧。这里指隐退。唐司空图隐居中条山,作休休亭,表示对仕途失望,甘心退隐。
⑥ 一丘一壑:此句用班嗣语。《汉书·叙语》载班嗣书简云:“渔钩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⑦ “不知”二句:化用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筋力上楼知”句意。
(1)词的上阕写景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词的下阕主要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相关分类
语文导学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