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导学案《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977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标签:导学案大全,http://www.170xue.com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http://www.170xue.com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路丽虹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通过分析,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3、通过比较,感受苏轼和辛弃疾不同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1、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2、辛弃疾的一生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十三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但不论出仕或归隐,他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然而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志未遂而死去。

3、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我”所知道的辛弃疾

课前搜集有关辛弃疾的资料,把你搜集到的内容整理到下面横线上。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这首诗上片写                             ,下片写                              ,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三、赏读诗歌,含英咀华

(一)赏读上片

1、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2、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课堂探究】

(二)赏读下片

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想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态度如何?写这些历史人物的意图又是什么呢?认真思考,填写下表。

历史人物
 所述事件(自己概括)
 作者态度(引用原文)
 写作意图
 

[1] [2] [3]  下一页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