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导学案《囚绿记》导学案2

《囚绿记》导学案2

12-20 22:56:08  浏览次数:209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标签:导学案大全,http://www.170xue.com 《囚绿记》导学案2,http://www.170xue.com
《囚绿记》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 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2)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思想和情感目标:

(1)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2)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

感的变化。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

到思想上的升华。

[知识链接]

1、介绍作者:陆蠡(li)

(1)解释读音:蠡字是多音字,读二声时,是瓢,贝壳的意思;用于人名时读作三声。如范蠡。

(2)作者简介:

陆蠡,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生于1908年,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1942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代表作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陆蠡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不仅文章写的优美,而他的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

(3)其他作家的评价:

巴金老人在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 同他谈话 “ 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 , 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

    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而他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篇淡雅的散文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写作背景!

2、写作背景:

《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点此下载:
《囚绿记》导学案

,《囚绿记》导学案2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