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教案《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愚溪诗序》《前赤壁赋》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教案《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愚溪诗序》《前赤壁赋》

03-04 19:41:46  浏览次数:627次  栏目:高中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教案《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愚溪诗序》《前赤壁赋》,http://www.170xue.com


17、陈情表

李 密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时数: 3 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

2.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温习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体会烛之武、邹忌、触龙的劝说技巧,并和同学讨论李密陈情委婉的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恳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投影《出师表 — 李密 》,学生会以为老师错了,教师解释)《出师表》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一表真名世”,初中学过的诸葛亮的这篇文章的确是名世、传世之作。(屏幕隐去“出师”二字,仅留“表”字)“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投影显示“陈情”二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读后大屏幕显示易读错字音。

终鲜( xiǎn ) 兄弟  期功强(jī )近    常在床蓐( rù)

猥(wèi)以微贱  岂敢盘桓( huán )   庶刘侥( jiǎo )幸

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三、分析课文(一)

1 .齐读第一段。

2 .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 .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4 .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5 .学生对照投影试背第一段。

四、结束语: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赏析李密委婉的言辞技巧;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二)

1 .学生齐读第二段。

2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教师分条投影)

3 .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4 .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晓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学们针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研究、讨论并作出解答。(投影问题,逐条解决)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提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

(5)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

5 .教师范读第四段。

6 .教师串讲:(可以参照教学用书中黄岳洲先生的赏析文字,主要是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

7 .经过李密的一番委婉凄切的陈情,晋武帝览表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学生阅读课后练习中《古文观止》的评语)

四、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五、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整理本课的语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分组背诵全文。

二、 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3.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引导:这是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板书:

4.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正与李密面谈,此时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帝,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6、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三、赏析语言 

1、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学生读书思考约3-5分钟,老师巡堂了解情况) 

2、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3.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4.小结: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 

四、 总结本文艺术特色:

1 .感情真挚,融情于事;(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 孝顺之情,不满之情,恭敬之情 ),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

2 .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

3 .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

4 .陈辞委婉,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五、课堂探讨

1、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引导一: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导二: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引导:为李密的言辞和情所动;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2、讨论: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忠”和“孝”或“义理”? 

3、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六、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1.词类活用:夙遭闵凶 :名,忧患,不幸的事

察臣孝廉:动,作孝廉,为孝廉  臣之进退: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举臣秀才:动,作秀才,为秀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动,远离

猥以微贱:名,社会地位低下之人  凡在故老:名,年老之人

谨拜表以闻:使动,使皇上闻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则刘病日笃:状,一天天地

2 .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 .通假现象:闵,零丁,蓐

4 .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判断句: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今臣亡国贱俘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6.被动句:而刘夙婴疾病 

7.修辞方式:比喻,对偶, 婉曲(“舅夺母志”讳母亲改嫁)

8.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8、祭十二郎文

韩愈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羞、世、敛、省、致、怙、始、薨、嗣、比等)和虚词(其、以、邪、也、乎、矣等)及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等)。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理解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叙事和抒情结合的写法,从而领会此文散发出的浓浓悲情――亲情真实的展示。

3、指导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文章,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魅力的能力和习惯。 

重点难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习本文破骈文散,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语言。

2、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祭文中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并了解文言虚词(邪、也、乎、矣等)在抒情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应抓住一个“情”字,梳理层次脉络,强调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从而学会在叙事中抒情。――诵读法。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并延伸阅读。

3、安排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和思想。

2、研读第一部分(1-3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陈情表》中,我们读过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可见《祭十二郎文》是一篇令人感动祭文。

(2)已经学过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界最美的坟墓》等优秀的外国祭文,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的文化特色,今天我们来看看自己的文化中颇受褒扬的祭文样式——《祭十二郎文》。 

二、解题1、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是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他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

《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 , 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 , 抒发悲伤情感 , 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2、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它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3、释题: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自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三、初读

1、范读正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知道所怙(hù) 兄殁(mò)死亡南方 省(xǐng)坟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①匆忙,急②惊慌去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葬时下棺入穴,即下棺入土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汴(biàn):河南开封的别称 飨(xiǎng):用酒食款待人,泛指请人享受,一说鬼神享用祭品 孥(nú):①儿女。②妻子和儿女 嗣(sì):①接续,继承。②子孙,继承人敛(liàn):同“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衔(xián):用嘴含,此文为“怀着”。

2、词语

羞:“羞”通“馐”,美味食物。 世:“世”通“逝”,死去。 兆:坟地,坟墓。

曷:“曷”通“何”,什么。 怙:依靠。 戎:军事、军务。 尤:怨恨。

果:成为现实,实现。 旅:旅居,在外地。诚:假设连词,如果,果真。

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抱:忍受 。 比:近来。

殒:死亡,这里指损害。 吊:抚慰。 抑: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还是,或者。

3、整体把握

1、大意: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2.理清文章的感情思路。

提问:本文以抒情为主,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有什么标志性词语。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 2、 5、 10、 11自然段,标志性词语为段首“呜呼”。

提问: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把难以抑止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中,这种抒情的特点?

明确:本文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①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父母早亡,“惟兄嫂是依”,“中年死殁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如今侄儿这童年的伙伴,“两世”中的“一世”竟又离开人世,这诸多的不幸怎能不叫作者悲从中来?于是便自然引发了作者的第一次抒情。板书:悲情之始

②作者在抒悲惨身世中宣泄感情,后自然转入对三会三别的回忆之中。板书:三会三别

③韩愈与老成不期然中已成永别,想起“少青殁而长者存”,他的悲情又陡然而起。

令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泪流满面地哭诉到:‘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不愿信其真,又无法否定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自古以来有过至悲至痛感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板书:疑讯之真  

④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文章又转入低沉的叙述。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去世的日期,对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及吊慰家属等。 板书:推测死因.安排后事

⑤作者好像在向死者话家常,但想到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悲愤再一次喷涌而出。“彼苍者天,局其有极!”如果说先前之悲还只是悲侄儿之死,而此时已转而为无限的悔恨和对不公平的上天的诅咒了,并且表示了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心情。 板书:痛海之极

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悲愤是本文的主题,是茂盛枝叶,而叙述则是文章的框架,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这种波浪式的结构使作者的悉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4、研读第一部分(1--3)

(一)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时羞之奠(馐) 不幸早世(逝)

(2)古今异义:明年,丞相薨 将成家而致汝

(3)词类活用:乃能衔哀致诚(形作名,诚意) 汝又不果来(副作动,实现,成为果实) 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将成家而致汝(使…致)

(4)句式: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

(二)内容提示: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 1 段:此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 2 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 3 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三)重点研读和诵读:

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显得哀婉动人。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研读第二部分(4-9段)

(一)重点字词句

1、注意下列加黑的词语:

(1)通假字:皆康强而早世(逝) 其信然邪(耶)

(2)古今异义:虽然/志气/几何/成立

(3)词类活用:视(名,视力) 病者全乎(形作动,保全) 旦暮(状)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的家业)夭其嗣(使…夭)

苍苍(形作名,黑发)者欲化为白(形作名,白发)矣

(4)虚词“其”: 其能久存乎 其信然(大概) 其无知 (如果)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其然乎?其不然乎?

(5)特殊句式:何为而在吾侧也?(宾语前置)

(二)内容提示:写十二郎之死。

第 4 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 5 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 6 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之情。 

第 7 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 8 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 9 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二、重点揣摩第5段虚词的作用

揣摩文章第5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点拨: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教学要点:1、研读第三部分; 2、总结全文,鉴赏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一、研读第三部分(10-12段)

(一)重点文言词汇:1、通假字:敛不凭其棺(殓) 以待馀年(余)

2、其它词语:吊汝之孤 以待终丧 先人之兆 然后惟其所愿 窆不能临其穴

长吾女与汝女 尚飨

3、虚词“其”:其又何忧! 曷其有极?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汝其知邪?其不知邪?

4、虚词“以”:取以来 以待终丧 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5、特殊句式:生不能相养于共居。 其又何忧!

(二)内容提示:  第 10 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 11 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惧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 心愿而已。

第 12 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总之,全文 12 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

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二、鉴赏特点 

1、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思考: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无终”舒怎样之情? 明确:为世间少有的哀情——( 1 )悲家事不幸;( 2 )悔“旅食京师”;-叔侄情深

( 3 )叹未老先衰;( 4 )恨小病丧命; -噩耗传来

( 5 )哀后辈孤苦;( 6 )疚丧葬难周。――祭奠亡灵 

思考:文章以情感人,文中那些语句集中表现什么情感?试以四字句概括。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

(1)在深沉的叙事中倾泻情感。 

侄儿的突然死去使作者想到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早逝全赖兄嫂抚养,自己的孤独全凭有侄儿相依相慰;侄儿死后,其子女幼小无依而自己未老先衰,万念惧灰。一幕幕一桩桩,回忆过去,面对现实,叙述时不加修饰,不做渲染,诉说琐事显得平淡,但字字句句发自骨肉至情,真实而且深沉。在深沉的叙事中融着作者奔流起伏而倾泻的悲伤之情。开篇是含着眼泪的诉说,进而呜咽抽泣,进而泪流满面,安排侄儿身后事时已是号淘痛哭,直到罪己责己已竟是顿足捶胸,呼天抢地了。在情感的倾泻中,有怀念、有感激、有悔恨、有哀愤、有自咎、有乞望,或徐或疾,或高或低,直至“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仍是悲哭不已。可以想见,作者一面哭一面写,一面写一面哭,一边叙述一边抒情,百思萦集,情不能已,真是催人泪下。 

(2)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真切感人。  古代的祭文大多是公式化的,赞颂死者的功德,评说死者的一生,实际上是讲给活人听,叙事难免夸饰,抒情难免不实在。本文却敢于打破常式,写得真切感人。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开篇一个“告”字,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2、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这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增强全文的感染力。本文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

3、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

本文却不拘格式,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难以抑制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和莫大哀痛。

总之,《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其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

点不能忽略,即成功的语言运用。作者首先善于极贴切、生动地使用语言,使其文字不但切情而且切“境”,即描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场合,便用什么样的语言手法使之凸现 出来、活动起来。其次是作者在用语方面擅长变化。人的情感活动本来就处在时刻张驰起伏的规律之中,所用于表达的语言如果平板单调,就万不能表现好情感世界的微妙深奥。而韩愈这篇文章的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或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小结艺术特点:

 1.不拘常格,破骈为散,以自由多变的形式自由抒情。

2.真挚的感情、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催人泪下。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在意外;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3.朴素自然,不事雕饰的语言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交织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

附 祭文:

诸葛亮吊周瑜: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19、《愚溪诗序》教案

柳宗元

教学目标 

1.落实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理清文章线索,总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学习《愚溪诗序》记叙中议论和抒情的特点。 

难点、重点 

1.本文生词难句不少,文言现象较重,落实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教学,既是读通课文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需要。 

2.学习课文在记叙中议论和抒情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旨,是领会文章高超的表达技巧的关键。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柳宗元及其课文背景介绍(资料) 

㈠柳宗元(773~819) :中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 ,文以辞采华丽为 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 ,革新失 败 ,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 今湖南零陵 )司马 。柳宗元虽算不幸中的幸运者,只远贬永州,但这“幸运”丝毫也不能减轻他的苦痛:朝廷肆意地扼杀了他的政治生命。从此,柳宗元没有刘禹锡再召回京时“前度刘郎今又来”的风光了,只好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元和十年( 815 )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就这样,十四五年的贬谪生活几乎断送了他本应充满活力的政治青春,其间的冷寂、凄凉、激愤,有多深,有多浓,谁能体味到呢?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文学主张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 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 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当时文 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创作 柳宗元一生留下 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 》那样的佳作。柳宗元的寓言讽刺散文和人物传记散文,对现实的认识和批判比韩愈要深刻,对人民的屿比韩愈还要强烈。代表作品有《三戒》《黔之驴》《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等等。他是继郦道元之后的又一位刻画山水的能手。但是他的山水游记不是纯客观地写景状物,而是渗透着自己痛苦的感受和抑郁的情怀,形成了寓情于景,托物寄兴,意境幽邃凄清,文笔清新冷峻的风格。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着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他在一首诗中说:“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永州八记》是他的代表作。他的《愚溪诗序》,用自嘲的笔法表达了孤愤郁结的牢骚,忽而抒情,忽而写景,忽而议论,转换变化,情文相生,显示了他圆熟活脱的语言艺术,为后世所诵。是一篇深得骚人之旨的好文章。

㈡课文背景介绍 

1.永贞变革: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对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于公元805年,即唐顺宗永贞元年,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变革”,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他们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和官僚贵族利益,在宦官和官僚贵族的联合反扑下,只维持了146天便失败了。唐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纯,宪宗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逼死王伾,柳宗元也被贬为永州司马,并且终生不得量移,只能老死于贬所。本文即作于永州任上。 

2.永州与愚溪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地处潇水,湘江两水汇合处,东接郴州,西南毗邻“两广”,古称零陵,缘名于舜帝。当时的永州是一个荒僻的地区,但全州山陵起伏,丘壑幽深,河流纵横,衬托着一块块田野,风景雄奇美丽。出永州市大西门,过黄叶渡到柳子街,街后有条小溪,水流淙淙,汇入潇水,原名冉溪。因冉姓人家住在这里而得名;又说,从前溪水浑浊如黑染料,不能饮用,因而又名染溪。唐元和五年间(公元810年),柳宗元迁居溪旁改名愚溪。明代地貌学家徐霞客曾留下游踪。传说,自从柳宗元定居愚溪后,与当地人民一道筑堤治水。从愚溪的三处发源地----戴花山、太古源、小桃源起,在数十里的水路中,受尽了千辛万苦,筑成了72座水堤。这一行动感动了苍天。从此,两岸柳绿竹翠,溪水澄清,游鱼可数,溪底及两岸的石头,都变成了白色,群众高兴地叫愚溪为“玉石港”。 柳宗元写有《冉溪》、《愚溪诗对》、《愚溪诗序》等诗文,他在《愚溪诗序》说“于是作 八愚诗,纪于溪石上。”诗刻何处,已无迹可考。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由于时代的变迁,也多不可复识,但愚溪风光,仍为游人向往。特别是深冬季节,雪 花纷飞,水天一色,西岸石木参差,寒鸭数点,宛然一幅绝妙画图,因有“愚溪眺雪”之称,是“永州八景”之一(朝阳旭日,萍洲春涨,迥龙夕照,香零烟雨,恩院风荷,愚溪眺
雪,山寺晚钟,碧海蕉天)。 

(三)关于“序”

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有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后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导入 

1.曹雪芹的“顽石”与柳宗元的“愚溪”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把女娲补天的五色石,称为不能补苍天的“顽石”。何谓“顽”? 《广韵》云:“愚也。”《韵会》云:“痴也。”这些不同侧面的诠释,正好集中体现了顽 石及其幻形贾宝玉的基本性格牲:“顽愚”,“痴狂”。贾宝玉不谙封建社会的世故,不听从封建家长的教诲,所以被称为“顽愚”,“痴狂”。那么,柳宗元又为何称溪流为“愚 溪”呢?让我们来认真的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2.诵读课文,数一数有多少个“愚”字 

全文共445字,共有27个“愚”字。一篇短文,竟有如此之多的“愚”字,决非偶然。—— “作者以一‘愚’字贯穿全文,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已被埋没受侮辱、不得不愚的悲愤之情。”文章以“愚”作为线索,是非常清楚的。那么,作者又为何对“愚”字如此 “情有独钟”呢?

3.我们还可数一数,在全文中作者用“愚”字给多少个事物来命名? 
——第1段的“愚溪”,第2段的“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第4段的“愚者”。作者又为何以“愚”来命名这些景物,还以“愚”来称呼自己呢?我们不妨来阅读分析课文。 

三、分析课文第1段 

1.字词理解 

灌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有溪焉,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名词用作动词,定姓名,命名)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之以其能(功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贬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得到,这里译为“发现”)其尤绝(极,非常)者家(名词用作动 词,安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名词用作动词,安家)是溪,而名(名字,名称)莫能(能够)定,土之居者犹□□然(争辩的样子。□:yín),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2.文章分析 

这一段交代溪水的方位及以“愚溪” 命名的第一层原因。 

⑴作者为什么把这条溪水命名为“愚溪”,从本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①“予以愚触罪”;②“古有愚公谷”。 

⑵“愚公谷”(练习四) ——《说苑·政理》中的愚公其实并不愚,他之所以自称为愚,实际上另有所指。(对黑暗政治到的抗议)“予以愚触罪”的意思是我因愚昧糊涂触犯了刑律犯了罪。作者又果真是“以愚触罪”吗?不是。(见“永贞变革”)那么,这是一句牢骚话,更是对黑暗政治的讽刺与抗议。言外之意,聪明人是不会去干那种所谓犯罪的傻事的。柳宗元因参加“永贞变革”而“触罪”,不仅要连累妻子儿女,而且连自己居住的地方都要受到连类,这是一种多大的不公平! 

四、分析课文第2段 

1.字词理解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北)行六十步,得(得到,这里译为“发现”)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方位名词作动词,向南流动),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交错布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被动,受辱)焉。

2.文章分析 

这一段介绍丘、泉、沟、池、堂、亭、岛的情况及以“愚溪” 命名的第二层原因。

⑴这些丘、泉、沟、池、堂、亭、岛“愚”吗? ——愚溪周围的这些景色,有山丘,有流水,有泉、有沟、有池、有岛,有“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除了自然景观外,还有堂、有亭等人文景观,所谓丘壑幽深,河流蜿蜒,亭堂点缀于其间,何“愚”之有? 

⑵然而,作者又为什么说“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呢? ——点明了这里的山水本来并不“愚”,只是“以予故”,才蒙受了“愚”的冤屈。如果说文章第1段只是客观叙述,这一段作者把“愚溪”的命名与自己的联系起来:“予家是溪”,而又“以愚触罪”。因此“愚溪”“以予故”而受“辱”。 

五、分析课文第3段 

1.字词理解 

夫水 ,智者乐也。(化用《论语·雍也》的语句。)今是溪独(副词,竟然)见辱于愚(见……于……:被动句式),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可以/用来)灌溉。又峻急,多坻(chí,水中露出的高地)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因轻视而不肯做不愿做),不能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云雨,无以(没有什么办法,没有什么用来)利(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得利)世。而适(恰好,刚好)类于予,然则虽(即使)辱(被动,受辱)而愚(形容词活用为意动,以……为愚,指称呼……为“愚”)之,可也。 

2.文章分析 

这一段进一步揭示愚溪之所以“愚”的真实原因,即“愚溪” 命名的第三层原因。 

⑴“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无以利世。” 

⑵作者为什么感叹“虽辱而愚之 ,可也”?因为“适类于予。”为什么说“适类于予”? 

——因为“无以利世”。溪之“无以利世”,在这一段里作者言之凿凿,而作者又为什么自己是“无以利世”呢?那是柳宗元说自己不能为社会作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为世人造福。但这句话中还有话:柳宗元何尝不想“无以利世”?只是遭排挤、被贬谪,不能实现“利世”的理想罢了。于叙述之中,包含着作者无限的悲愤与不满。

六、分析课文第4段 

1.字词理解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宁俞,“武”是谥 号。此句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谓宁武子乃佯愚,并非真愚。)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明智,通达,看得深远)而为愚者也。(颜子:颜回,字子洲,孔子学生。此句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谓颜回听孔子讲学,从不提不同看法,好象很愚笨。但考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不但懂得孔子的话,而且还有所发挥,可见他不愚。)皆不得(能够,可以)为真愚。今予遭(逢,遇)有道(有道:指政治清明的时代。),而违于理,悖(违背,逆而不顺。悖:bèi)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没有谁,没有哪一个。)夫然(这样),则天下莫(没有谁,没有哪一个)能争是溪,予得(能够,可以)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专有,独有。“专”后省略“之”。)而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名”后省略“之”。)焉。 

2.文章分析 

这一段借用古人的典故来反映作者的“愚”,这是愚溪得名的第四层原因。 

⑴这一段用了宁武子和颜回这两个人的典故。这两个人是“真愚”吗?为什么? ——宁武子和颜回这两个人都不是“真愚”。宁武子是聪明而装愚,颜回是明白而装傻,他们都是聪明人,都是“大智若愚”的“愚”。 

⑵那么,柳宗元自己呢? ——“遭有道”,遇到政治清明的时代。“有道”指天子圣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的“永贞变革”,把矛头直指豪门贵族、藩镇、宦官,革除弊政,打击权奸,作了一些对人民有利的事情。结果被宦官勾结豪门贵族镇压了下去,唐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纯。唐宪宗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逼死王伾,贬柳宗元于永州并终生不得量移。像唐宪宗这样的天子难道是圣明的吗?很显然,说这样的天子是圣明的,恐怕纯粹是一种讽刺!因而,所谓“违于理”“悖于事”便无一不是反话了。他的“愚”不是自怨自艾、妄自菲薄的“愚”,也不是不学无术、一事无能的“愚”,而是坚持真理、敢于抗争的大勇如愚的“愚”。在这貌似自责的文句间,淤积着作者心中的多少愤懑不平之情。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 

七、分析课文第5段 

1.字词理解 

溪虽(虽然)莫(没有)利(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得利)于世,而善鉴(本指镜子,这里名词活用作动词,照彻)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像金属和石头一样发出脆亮的声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符合,适合,迎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洗漱涤荡,引申为净化)万物,牢笼(包罗)百态,而无所(没有什么)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超越天地尘世。鸿蒙: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状态,也指自然界之气。语出《庄子·在宥yòu》:“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混希夷(指与自然混同,物我不分。希夷:虚寂玄妙的境界。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是道家所指的一种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寂寥而莫我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没有谁,没有哪一个。)也。于是作《八愚诗》,纪(通“记”,记载)于溪石上。 

2.文章分析 

这一段写愚者自有愚者的乐趣,再次将愚溪与作者个人的情况相结合,说明他之所以做《八愚诗》的原因。 

⑴在这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愚溪的,从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段开头的第一句说“溪虽莫利于世”,情调有点低沉。但是,紧接着笔锋一转,感情的色彩就完全不一样了:溪水能鉴照万物,清洁光亮,秀丽澄澈,铿锵鸣响,有金石之声。这是一个多么恬静、闲适、幽美、和谐的世界啊!把这样一个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黑暗政治对比一下,哪一个龌龊,哪一个光明,不是昭然若揭了吗?这样一个世界难道只能是愚昧的人心喜目笑、眷恋向往,高兴得不愿离去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那些聪明的人所留恋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世界呢?真是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⑵作者在与“愚溪”的类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接下来笔锋一转,便直抒起胸臆来了。“予虽不合于俗”,言外之意,就是说我是从人世中被排挤出来的。被排挤出来以后,虽然冷寞、孤单,却有一支能洗涤世间万物、包罗各种形态的笔伴随着自己,安慰着自己。在这无违无碍的茫茫然的大自然中,返璞归真,自得其乐,不胜似生活在那昏暗龌龊的人世吗?清静寂寞,是没有谁能够了解我的,这并不是在宣扬与世无争的出世思想,而仍然是在抒发内心深处的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情! 

⑶《愚溪诗序》通篇就是一个“愚”字。从“予以愚触罪”,到“以愚辞歌愚溪”,充分表达了一个遭受重重打击的正直的士大夫的愤世嫉俗的之情,同时,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八、诵读课文,漫谈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等方面的感受 ——文章清新秀丽,前两段基本上是记叙,在记叙中抒发感情,后三段则主要是议论,在议论中发表感慨。语言简洁生动,结构严谨妥帖,不愧为传世的名篇。 

——本文在记叙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读者仿佛跟作者自潇水入溪,溯流二三里,上岸,登小丘,东北行六十步,见六孔泉水,随泉沿沟向南,见一大池,到池东入一堂,出堂又到堂南亭子上,回头西望池中秀丽的小岛。除写景外,还叙述了作者如何被贬潇水上,又如何迁家于此,如何在愚溪安家栖息,也议论了愚溪的定名问题。在这样短的篇幅中,把议论、叙事、写景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议论清晰,叙事井然。 
——《愚溪诗序》侧重于抒情,文章以“愚”为线索,把自己的“愚”与溪水的“愚”融为一体。明明是风景极佳的地方,由于“予家是溪”,便不能不把“愚”字强加在溪水的头上;明明是“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因为我的缘故也不能不把“愚”字强加在丘、泉、沟、池、堂、亭、岛的头上。这样作者把自己的“愚”和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的“愚”融为一体。从丘、泉、沟、池、堂、亭、岛的受“愚”的称号的屈辱,自然可以联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丘、泉、沟、池、堂、亭、岛仿佛是作者苦难的知己,而奇石异木也成了作者耿直性格的象征。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风景,而是将所居山水拈出,借题发挥,立意超卓。正如《古文观止》评点此文时所说:“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光合照应,异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仅就第二段来看,仅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其它各段,也都以“愚”字统贯。这样,文章就具有朝着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也显得集中紧凑。作者写愚溪也是写自己,溪与人打成一片,真可谓匠心独运,匪夷所思。行文千回百折,跌宕生姿,文句骈散相间,抑扬顿挫,有一唱三叹之妙,读之能让人既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又得到审美上的愉悦。“愚”又是柳宗元发泄心中无尽牢骚和悲愤的烟幕弹,可以蛊惑别人,隐蔽自己。柳宗元在文中尽情嘲弄他所谓的愚溪:“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但是,从柳宗元的另一篇散文《愚溪对》里可以读到了愚溪的出众“气质”和“才能”。那么,面对愚溪,柳宗元为什么会有这般抵牾的描述呢?究其原因,这大概是他借愚溪之“愚”来愚弄社会,嘲讽社会的一种方式。愚溪有它独特的个性美,只不过不为当时的俗人所赏识罢了。宁武子是这样,柳宗元更是这样,他们都拥有着常人不能具备的高风亮节,而不容于“有眼不识荆出玉”的社会。“愚”的所有权当然就不属于愚溪、柳宗元之类,“愚”的真正归属应该在于这个贤愚不分的社会了。你说,本来愚昧不堪的社会地在大肆压制那些超凡脱俗的智者,这不令人义愤填膺吗?愚溪愈“愚”,柳宗元愈“愚”,社会的“愚”疾就愈病入膏肓。柳宗元在《愚溪对》中更是运用反讽的写法,极力描绘了自己之愚笨:“冰雪之交,众裘我絺。溽暑之铄,众从之风,而我从之火。吾荡而趋,不知太行之异乎九衢,以败吾车;吾放而游,不知吕梁之异乎安流,以没吾舟。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冲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这段话用隐晦的比喻方法刻画出一个不谙机巧、不随流俗、见险不能止、身陷困境而不知戒慎的“愚笨者”形象。这段文字恰好揭示了“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的底蕴。这样一来,作者就把牢骚不平隐含在写景叙事之中,故“辞意殊怨愤不逊,然不露一迹”(何焯《义门读书记》)。

——作者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文章不仅富于哲理,而且情文并茂,妙趣横生。作者在对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的描绘中,或隐或现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愚溪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赏游,无人涉足,甚至也无人过问,这不正是同作者一样的遭遇吗?欣赏愚溪的美景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也只有这落寞的愚溪,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写的自然风景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这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九、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例析:(见《绿色通道》) 

十 课文结构板书

板书设计

附:王维《愚公谷》

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

 

 

20、《前赤壁赋》教案
苏  轼

一、教学目的: 

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 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轼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社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哲理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 ?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翩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L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三.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第一课时

五.学习第一段

思考:

(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六.学习第二段

思考:(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1)可分两层:①写作者的歌声②写客人的萧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转折过渡

七.学习第三段

思考: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客”是如何闻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第二课时

八.学习第四段

思考: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l)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九.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1)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c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十.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十一.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十二.阅读

《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

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附内容结构表:

第一段:夜游之乐--- 风月露舟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扩展

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

投影两词:

《卜算子》和《定风波》。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本词当作于这期间。定慧院:一作“定 惠院”,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 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高的心情。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如清张惠方言《词选》载:“鲖居士云:缺月, 刺微明也。 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按这是清常州词派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谭献《复堂词话》)读词方法的先导。其体会发挥,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定风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④,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⑤。

[注]①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②沙河:苏轼《书清泉寺》:“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余将买田其间。”③芒鞋:草鞋。④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⑤潇洒:指风雨。近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足微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教案《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愚溪诗序》《前赤壁赋》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