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样的攀登者》公开课教学实录、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这样的攀登者》公开课教学实录、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719次  栏目:语文综合性学习

标签:综合性学习资料大全,http://www.170xue.com 《这样的攀登者》公开课教学实录、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http://www.170xue.com
主持人:容理诚

 

容理诚:今天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案例”研究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至今,我们已经走了11间学校,听了11节课是专门以这种形式来进行案例研究的我们要做的是,重视对案例的研究,淡化对一节课、一位老师所谓优劣的评价我们的理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回归原点语文教学是朴素的,但现在很多人把本来朴素的东西搞成形式化,花里胡俏的,渐渐远离语文教学的原点第二,聚焦课堂语文教学的阵地主要在课堂,就应把精力放在这个课堂上第三,师生互动就是说老师和学生要互动、对话、交流第四,专家研讨我们需要理论指导,需要专家引领,这是不容置疑的专家研讨,走进课堂,这个意义非常深远教授是语文案例研究的发起者,所以我们很需要教授的指导第四,走进文本深处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一定是以文本为基础的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些是脱离文本的,把语文课文当一个引子,而不是当作例子当作引子,一引出来就让大家讨论,讨论的内容却很少与课文沾边,这样问题就很严重了第五,共同打造新课程我们认为新课程建立不是专家的专利,专家提供的只是文本的、静止的、理念的课标,但真正创建新的课程是需要专家、老师和学生三者的互动才能够成功的,故此所有老师都是新课程的创造者这是个神圣的使命

 

现在就让我来介绍陈钟梁教授,教授是上海市的特级教师,曾任光明中学的校长,上海市教研室主任,现在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授,担任硕士生博士生的导师陈教授在20年来对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影响深远他的文章和学术研究活动对全国影响很大,是中学语文学术界的旗手,也是一面“旗帜”

 

陈仲粱:非常感谢容老师的介绍,说我是一面“旗帜”,不知道我是这篇课文第一段里的“旗帜”,还是第三段里的“旗帜”?今天的课是金海岸中学“散合式教学法”整体研究的展现,我们研讨完全可以放在这个课题的背景下可以说,讲课的老师就是“这样”的攀登者,这样的课作为展示是非常有勇气的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上课的立足点是不同的小学重在记忆性,让他们背诵更多的诗,记住更多的字初中要有灵活性,李岚清曾经说过,到了初中,光有一百分有什么用?要有点灵性至于高中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是要有悟性悟性从哪里来?悟性就构建在记性和灵性的基础上小学的语文课要贴近生活,多举例子初中的语文课要走向社会,但高中的语文课要依托文化这三个不同的层面,从生活到社会到文化小学的语文课要上得活泼,他们的模式是学中玩,玩中学,是游戏式的初中的语文课要上得生动,活动型的高中的语文课要上得深刻如果小学是游戏式的,初中是活动型的,那么高中应该是研究

 

性的三者的词根是不同的:一个是游戏“式”;一个是活动“型”;一个是研究“性”小学要上得活泼,初中要上得生动,高中要上得深刻这样一来,高中语文课的定位就比较清楚了这是第一个定位

 

第二个要定位的是对于课文的定位我的观点是,宁可把教读课文上成自读课文,也不要把自读课文上成教读课文,要尊重高中生自我阅读的作用以这个观念来看这节课,见到了许多亮点,老师曾经提出,希望评课的人要在“但”字后面做文章这节课非常好,老师们说对不对?我仍然要在“但”字后面作文章我们上海有一个区对评课有规定,听课后必须评课,每个评课发言的人,讲一个优点,必须同时讲三个缺点,否则你就不要发言这个规定有利于我们的评课走向一个高质量的水平这节课让学生质疑,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仔细听了一下,质疑不仅仅在课堂的开始,还包括在整个过程当中,到结尾,两个女同学还有一番很精彩的争论凡是从文本出发的问题,都是有质量的,我们要用足这个文本,就拿这篇课文来说吧这节课如果讲个攀登者的故事也是可以的,但今天是读了这篇文章以后的讨论,而且这篇文章是写得比较好的如果同学们能提出以下的问题就更好了

 

1.同样是“旗帜”,第一段的“旗帜”与结尾段的“将成为旗帜”的两处“旗帜”象征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两个“沉重”的不同之处这一点在老师的教案里也提了出来在攀登过程,攀登者遇到了艰难,他感到身体越来越“沉重”了;这种情况下,“失望”与“悲哀”袭击了他的心头,他负载着“失望”与“悲哀”,于是感到身体更“沉重”了加了更“沉重”,什么道理?可能一个人的心理负担远比现实的艰难的袭击更为严重

 

3.第二部分里,“从脚下的峭壁下凿出洞眼倒退下去,是不可能的;从上往下凿出一条路,是不可能的”这两个“不可能”又有什么不同?

 

这样的从本文出发的一些讨论可能会更促使学生的思想走向深化特别是在讨论中,一个女同学说:“毕竟我们讨论‘这样’的攀登者”这里的“这样”的攀登者是怎样的攀登者?攀登者有各种各样的,但今天放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的攀登者,所以就要对“这样”的攀登者进行诠释,证明他不是“那样”的攀登者因此,如果我们能花更多的精力让学生从文本当中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就更有质量了学生的发言中,有许多精彩的句子,我认为老师的串连词可以减少些串连词主要是对学生发言中的亮点进行捕捉例如,有个学生说,攀登者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所以失败、痛苦,因为他是完美主义者这个“完美主义者”倒是今天这节课很需要展开的这个同学继续说,因为他追求完美,结果他比平凡更平凡在这个同学理解的深处可能会有很多的话另一个同学说,不管他是成功或是失败,他带给人们的是精神财富、精神资源财富是可以共享的,资源就要我们去开发还有一个同学说,攀登者应当可以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精神其中有一个同学引用高尔基的一句话“志在顶峰的人,绝不会留恋半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止攀登的步伐”我很希望这个同学把高尔基的话慢慢读一遍,让全体同学对这句话有很好的印象

 

在所有的讨论中,我个人认为,第一不要政治化,本身这篇课文就没有政治化,不必要联系到1994年,1994年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如果这篇文章写在1989年倒是好的,如果这样,它就不大好上教材了1994年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开发的地方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里面有这样一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这个“特殊”特殊在哪里?第一个“特殊”是指在托尔斯泰百岁的纪念日里;第二个“特殊”是指这两个世界伟人托尔斯泰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茨威格都是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所以这个“特殊”的日子就非常特殊了但我认为这篇文章不含有政治,它的思想意义就显得更加宽阔

 

对于《这样的攀登者》这篇文章,由于它是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正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这样的攀登者》公开课教学实录、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语文综合性学习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