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导学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257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标签:导学案大全,http://www.170xue.com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http://www.170xue.com
 

 

 

 

5.第⑺自然段交代家族处境时,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

 

 

 

 

 

6.从文中女儿身上,我们感受到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身为人子的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对待父母?(3分)

 

 

 

 

四、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预习,发言,互助等,分A,B.C三等)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每组一人)                        

教师评价是:

五、反思 :

 

 

 

 

 

 

 

 

 

2.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  使用反语的作用是讽刺。

(3)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4)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

(5)这篇课文表达什么主旨呢?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对人类文化成果的无比珍惜。

 

 

5.荡然无存、富丽堂皇、有朝一日
6.圆明园  法兰西  英吉利  拟人  英法联军洗劫烧毁圆明园
7.略  愤怒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
8.“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反语
9.作者愤怒谴责侵略者的罪行,亮明观点,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提出抗议,希望他们把劫掠的财物归还中国。

 

9、叙述了女儿在病中感觉“怕是不行”时,郑重留给妈妈遗产――13元钱的感人故事。

10、怕耽误了妈妈出摊赶夜市的时间,担心治病要花钱。显示了女儿的成熟、节俭和坚强,对妈妈的理解,体贴和支持。

11、一个“攥”字,写出了抓妈妈手指头的力度,写出了女儿对妈妈的难割难舍的依恋;一个“搂”字饱含着女儿死里逃生的庆幸与激动。真实地再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

12、①小心翼翼地收着,说明13元钱在女儿心目中的珍贵,反衬出母女生活的贫苦艰难。②13元钱全是角票,表明女儿是如何的节省,多日的积赞。③表明妈妈被女儿的举动深深感动,对远离自己的女儿的永久惦念。一言蔽之,女儿的“遗产”寄寓着母女深情。

13、插叙。缩短记叙的时间、跨度,使情节更集中,结构更紧凑。

上一页  [1] [2] [3]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