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教案大全小学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整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整册教案

09-17 03:20:31  浏览次数:617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案

标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整册教案,http://www.170xue.com
(3)学生领悟到:这样的结尾让人回味沉思。幸福与不幸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表达作者的同情之心。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电视镜头中常常用大笑、狂笑来表达强烈的不满、悲苦等场面,让人觉得更悲伤。
(学生能初步感觉到“以喜写悲悲更悲”的效果。)
三、朗读品味全文,深化情感 四、课堂练笔
1.用对比手法写一篇短文: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幸福。
2.想象习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
五、板书:

www.170xue.com


20 穷 人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女好心灵、
2,学会生字新冈,结合课文瑚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难点
由于学生年龄和所生活的环境限制,对沙俄时代穷人悲惨的生活了解甚少,要想体悟作者的情感,体悟桑娜与渔夫之间、穷人与穷人之间的情感有—定的难度。
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2.掌握生字新词,,
3.练习有感情地朗渎,掌握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激趣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穷人》,这篇课文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根据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叙事诗改写成的。
2.简介时代背景。
十月革命前,俄国广大劳动人民在沙皇政府的反动统治下,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本课讲的穷人就是生活在当时的渔民。
3.简介作者及本课出处。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后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小说,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些均已被拍成电视片或电影。
《穷人》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叙事诗改写成的。
二、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师归纳学习目标。
三、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同座轮读,说说课文大意。
3.个别读,归纳主要内容。
4.默读,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分几部分?试着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5.讨论分段,修改所列提纲。
师生共同归纳,板书:
夜黑风吼 探望西蒙 侥幸归来
等待丈大 抱回孩子 “得抱过来”
(坚持以读为本。通过反复读,把读书与练习有机结合,完成学习目标。)
6.白读质疑问难。
针对伞篇内容或表现手法等提出刁;懂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疑点”,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紧紧围绕着桑娜的心情变化来写,层层深入,扣人心弦。在这件事的发展过程中,桑娜的心情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如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四、带着疑问,自读自悟
1.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桑娜的心情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指答、板书: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2.桑娜为什么心惊肉跳?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2)汇报讨沦结果,师生共同修正。
A.这两个问题之间有其内在联系,,从课文中可看出:这是一户贫穷但又宁静、温暖的人家。由于桑娜勤劳能干,渔夫不顾惜身体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出海捕鱼,使得这个家庭“温暖而舒适”;正因为如此,桑娜很担心出海捕鱼的丈夫,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h.引导学生联系第1、2两个自然段正确理解“温暖而舒适’:的含义:
首先这是勺室外的寒冷天气、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环境相比较而言的;其次,“温暖”仅指炉火未灭,但实际卜“孩子们没有鞋穿”;“舒适”也个过指室内地面、食具的整洁,孩子的酣睡,但实际上“吃的是黑面包”等等;再次“温暖而舒适”仅仅反映了家庭主
妇的能干和勤快。生活虽苦,但是孩子很健康,渔夫在海卜打鱼,妻子在家于活,为渔夫的安全担心,夫妻之间互相挂念、关心、体贴,感情是互相感到了温暖,所以渔夫的家是个温暖的家庭。但是,从生活水平看,这是一个勉强维持的贫困家庭。
(启发学生联系风暴、渔夫出海的原因、危险的处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来回答“桑娜为什么感到心惊肉跳?”
(按照“读书内化”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法:“以自读为轴,以自问为经,以自悟为纬。”整个教学过程应力求体现“以读促疑,以疑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
五、小结
上面我们解决的“疑点”正是课文所写的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候着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的情景。这些描写语言朴实,笔调细腻,虚实相生,它是服务于主题的衬景。有力地再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情况,是对沙俄时代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3有感情朗读全文。.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节内容
在这事情发展过程中,桑娜的心情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复述,教师板: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这节课我们着重来讨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表现在哪里?说明了什么?她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等待丈夫回来的?
二、深究细读,感悟解疑
1.抓重点词句品渎,渎中感悟。
(1)默读课文第2部分,思考与练习。
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贯穿了本部分,那么文中是怎样具体体现这种心情的?分别说明了什么?
(2)多媒体展示:桑娜探望四蒙时的“三想”和三次敲门的细节。
(3)联系上下文和课件展示,品词析句。
a.桑娜挂念着与风暴搏斗‘6勺丈夫,对他的生命安全深感不安;
b.桑娜挂念着生病的邻居西蒙,她敲门时的“三想”以及敲门动作的变化(敲了敲—一一次又…—次地敲一一猛地推开),突出了桑娜对西蒙“病”的牵挂,“穷”的同情,“生与死”的系念,:“三想”、“三敲”正是桑娜对四蒙的深叨同情和真挚的关怀。自己处于焦虑、贫困之中,却依然关心别人,叮见其善良的品德。
c.桑娜这时“心跳得很厉害……非……不可、、”她对西蒙…家很有感情,十分同情他们的悲惨遭遇,地不忍心看到孩子和死去的母亲睡在一起,因而做这些事时没有多考虑,是良心驱使她本能地这样做厂。她觉得收养孤儿,解救别人的急难是自己无法推卸的责任,说明桑娜心地善良,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的义务,
(4)指导朗渎,仔细体会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
(5)说说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
(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观察、揣摩、讨论、交流、再读,细细品味,体会文中词句所表达的意境,进而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悟性。)
2.交流点拨,引导探究,
(1)桑娜是怎样把西蒙死了的消息告诉渔夫的?桑娜为什么这样说,又为什么沉默?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样表示的?画出渔夫的神态、动作、语言中的重点词语,这些浯句表达了渔夫怎样的思想感情?渔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3)指导朗读第三部分。
a.简介这一部分行文特点,由于桑娜喜忧不安,因此说话断断续续,吞吞吐吐;渔夫考虑事情合平情理,因此有些重复和停顿,朗读时要读出这些语气和感情。
b.指导分角色朗读,只读对话,中间的提示语删去不读。
3.想象、说话训练。
桑娜拉开帐子,渔夫会看到什么?他的神态、动作会怎样?会说什么?想象一下,说一段话,,
要求:语言朴实自然,清楚明了,能真实地表达渔夫和妻子桑娜的情感。
三、总结归纳,回归整体
1.学了课文后,你对这个家庭“温暖而舒适”是怎样理解的?
2.归纳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情感。
3.领会作者朴实的文风。
在作者笔下,并五更多的语言方面的加工润色和渲染,而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心理活动和对话,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举例说明,如课文第24节)
四、课堂练习

1.评价人物,处理信息。指导学生评价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特点,可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穷人的事例,重点评价桑娜和渔夫的性格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0 鲁滨孙漂流记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学习他惊人的毅力和奋斗不息的精神。懂得在困难、挫折等不幸面前,只要有勇气、有毅力并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做出超乎自己想象的奇迹来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读中感知、感悟的能力。

难点
在严酷的生活面前,鲁滨孙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整册教案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教案 更新

小学语文教案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